——交通路院区15级认知实习讲座《三个经济时期和消费特点》
7月5日,作为交通路院区15年级认知实习活动之一,上海商业史研究专家、上海商业规划专家王公达副教授来到交通路院区为一年级高职学生做了题为《三个经济时期和消费特点》的报告,报告全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各阶段的经济和商业发展的特点。
首先,王教授通过一张四个维度的展图,描绘了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商业发展的历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上海商业由于走改革、开放之路,其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创新的发展理念和先进的商业管理模式成为全国其他城市竟相效仿的标杆。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内零售业的全面开放,以及其他城市商业现代化改革的深人,上海商业的领先地位正在被摇动,这直接影响到上海“国际化购物天堂”和“时尚之都”的战略定位。
随后王教授介绍了关于上海的主要商圈。他认为,上海传统的商业布局主要是条状,上海城市由单核中心向多核心中心发展,上海重要的商圈和商业街市的分布也是呈现中心地向外放射性扩散。徐家汇、人民广场、陕西南路等商圈越来越热闹,商业布局开始向块状发展。而近年来,地铁2号线、5号线、轻轨3号线的开通和成熟,使得上海商圈呈现点状分布。目前上海市已成熟的商圈有九个,分别为:南京西路商圈(包括静安寺区域)、徐家汇商圈、淮海路商圈、陆家嘴商圈、南京东路商圈、虹桥商圈、五角场商圈、中山公园商圈、四川北路商圈。
讲座中,王教授认为,我国经济正处于改革阶段,加上世界经济还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这种阶段性特征,对经济形势就可能出现误判,宏观调控就可能出现偏差。
王教授强调,中央对于创新创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创新创业对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的经济转型来看,中国对科技创新及产业应用的要求极为迫切,今后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方向,将会向科技创新以及形成产业能力倾斜。上海是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的排头兵,我们正遇上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王教授呼吁,作为在上海学习成长的青年学生,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要立足于对新形势、新环境的快速适应,提高信息甄别的敏感度和新知识吸纳的速度,把握快速前进的时代步伐,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王教授讲的报告深入浅出,受到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