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未入职场先品其味未知其涵先探之形
   2016-07-07
 

上海商学院教务处处长陈敏为交通路院区高职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小记

74日,交通路院区15年级学生为期两周的认知实习拉开了帷幕。上午上海商学院教务处处长陈敏教授为学生做了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陈教授是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方面的专家,几十年来始终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议题,讲座风格平易近人,让学生倍感亲切。

讲座开始后,场内始终保持肃静,学生们的目光聚焦在陈敏教授所坐的主席台。陈敏教授为大家讲述了学校与职场的差异。她指出:第一,大学就读期间有些因为种种原因经常逃课,这种陋习会导致很多“挂科”现象,但“挂科”者却满不在乎,因为在学期间一切都可以“重来”。许多学生把这样的心态带入职场,造成碰壁现象频频;第二,在学校的生活比较有规律,还有各种长假和自由的节假休息,而工作后,绝大部分人都会面临加班甚至日以继夜地完成任务,这让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不太适应;第三,在校期间,学校会给出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大家的目标比较的明确——为了分数而奋斗,班级一般会召开班会来要求大家协同完成任务,奖励机制比较客观,到了社会工作中,个人面对的压力大小程度都不同,很多情况下对个人能力是一个挑战;再者工作中,人际关系与在校期间不同,女性的优势会小于男性,性别歧视在现实中仍较为突出,管理者——老板的要求各不相同,与学校老师是有很大区别的。

所谓“工作”是以解决许多的突发事件和平凡的个人生活经历组成的,它具有社会性与分享性。在新的时代,建立企业和个人社会责任感,是当前经济社会非常迫切议题,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在当今,我们提倡的是“天下兴亡,人人有责”。只有源源不断的高能人才投入国家建设,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强盛,国家的强盛才能成就个人致富成才的目标。陈教授认为:大学生既要对自己负责,要求自己能够全面发展,直面人生,关心家人;同时也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对集体负责,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帮助他人。

    接地气的描述,流露陈敏教授对学生满心期待,每一句箴言和建议的背后是陈敏教授对青年学子的关爱。在学生们进入大学的第二年,学校组织开展的专题讲座为同学们描绘了精彩而未知的职场世界,为学生们正确认知给予指导,让学生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