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方有林教授在交通路院区开设“《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讲座
   2016-06-14
 

几千年的兵书与现代商业运作有什么关系?商场真的如同战场?63日,上海商学院高等技术学院交通路院区特邀上海商学院文学院院长方有林教授,就《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为广大学生做了一次精彩的报告。

讲座中,方教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名人典故、商战案例,概略地介绍了《孙子兵法》一书的内容,阐发了他对古代兵书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商业运作中学习运用的观点看法,回答了现代商业运行与古兵书的关系,让商科学生惊喜不已。

首先,方教授对《孙子兵法》创始人孙武做了简短介绍,引用孙武训妃的典故,让学生们更透彻地了解孙武此人。其次,介绍了《孙子兵法》的部分篇章:始计篇、作战篇和谋攻篇。一个好的谋划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兵者,诡道也”,讲究的就是一个“变”字,无论是打仗或现实生活中都应学会变通。最后就是《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从战争观念、战略、军事思想、治军理论四方面着手,讲述了慎战、不战屈人之兵、知己知彼、赏罚分明的观点。

接着,方教授介绍了现存较有影响的兵书,以及兵书在古代与现代的影响力及价值。通过介绍,学生们了解到古代文举须考《四书五经》、《武经七书》等传统文化内容。而在近现代,兵法的价值亦不容小觑。抗日时期毛泽东、刘伯承等熟读和灵活运用;西方对《孙子兵法》各语种的翻译;二战后,美国对其的研究,并将其纳入军官考核考试之中;另外,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借鉴价值也极高,被许多大型企业用作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的教材。

随后,方教授又简要介绍了《三十六计》的内容、作者、智慧及其糟粕,和现实社会对《孙子兵法》的误读,究其原因,是古文释义,内容固化,歪曲原意,夸大神化。

最后,方教授还就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兵战与商战的异同。他认为兵战是独赢,而商战侧重双赢。他分析了读书与实践的同异,书并非熟读即可,更重要的是灵活应用;解读了读书与商战的关系,认为读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大眼界,防止盲人摸象,还可以通过已有的情况,预测未来的风险与机遇。

    方教授认为“书读大量,才能思考真谛”,希望大学生能够多读书,读经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